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7/09/13 浏览: 754 字体大小: 大号 中号 小号
糖友们都知道,运动,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,可以说,运动是不花钱的降糖“良药”。
很多糖尿病人也非常注重运动,跑步、游泳、快走、太极,可以说啊,真正把运动降糖落到了实处。 规律运动的好处 1、改善血糖控制 2、增加胰岛素敏感 3、促进脂肪消耗 4、改善心肺功能 5、增强心理健康 但是在运动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,您真的注意到了吗? 一、糖尿病人避免过早锻炼 很多糖友纳闷儿了,小编,你是不是写错了啊,早上难道不是锻炼的最佳时间吗,美好的早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太适合运动啦,怎么还应该避免早上锻炼呢? 您别急,听我好好跟您说一说。 首先,现在已经入秋,早晨气温较低,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高,冷空气刺激或劳累等情况下,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,特别是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病的糖尿病人更是需要多加小心。 其次,清晨大多数人都是空腹锻炼,这对于糖尿病人来说,是诱发低血糖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,严重的话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。 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友应把清晨至上午9:00这一时间段,作为运动的“警戒时段”,在此时间内不能急躁、紧张、生气、情绪激动等,也不宜参加较大运动量的活动,应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。 再次,清晨空气污染重,而清晨锻炼时呼吸加深加快,污物、灰尘、细菌很容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,易造成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。 因此,糖友尤其是老年糖友,最好避免在清晨锻炼,而应将锻炼的时间改为下午或傍晚。 二、忌运动量过大 一些急于减肥的糖友,认为剧烈运动可多消耗能量,达到减肥目的,还有很多糖友希望通过加大运动量来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糖分。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,高强度或剧烈运动时,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,会增加胰岛素抵抗,导致血糖增高,同时使过氧化脂质分泌增加,氧化应激程度加重,加重并发症。 同时,剧烈运动时,机体处于缺氧状态,无氧代谢会产生大量酸性产物,从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,机体免疫能力下降。而中等强度运动则使葡萄糖利用率增加,增加胰岛素敏感性,改善胰岛素抵抗,有助于降低血糖。 一般以每次运动30—60分钟,运动后微出汗,有轻度疲劳感但不喘气吁吁,不要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。 运动中心率达到(170—年龄),比如60岁的人,运动心率约为170—60=110次/分钟左右的锻炼才安全有效。 运动形式包括快走、慢跑、爬楼梯、骑自行车、游泳等。 三、忌强烈运动后骤停 强烈运动时,心跳加快,肌肉、毛细血管扩张,血流加速。 如果突然停下来休息,肌肉收缩停止,肌肉中的血液不能顺利流回心脏,会造成血压降低、脑部暂时缺血,可能导致心慌气短、头晕眼花,甚至休克。 四、忌走石子路 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,可导致神经受损,使糖友对外界的刺激不敏感,很多时候受伤了还不知道,因此,病友的脚最需要保护。 如果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的话,愈合能力降低,伤口继续感染、溃烂,严重的甚至不得不截肢。 因此,糖友在运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场地的选择。一般来说,土路和柏油路面比较好,与水泥地和人行道的地砖相比,对脚的损伤小。 现在有的地方(尤其是公园),为了大家健身方便,修建了很多凹凸不平的石子路。大家对此也特别感兴趣,有的人甚至光脚在上面走来走去,觉得可以通通经络。 但是,对于糖友来讲,走石子路是十分危险的,很容易因为小石头硌着或其它原因使脚受伤,以至于发生糖尿病足病。 五、忌运动完立即冲凉水澡 刚刚运动完的糖友们,不要立即进空调房或者吹电风扇,应该及时擦汗,穿好外衣避免着凉,更不要立即洗澡,应该等心率降至运动前水平时再洗温水澡。